服务项目 |
行洪论证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行洪论证,防洪影响评价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水土保持措施 语音 编辑 讨论1 上传视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总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
中文名水土保持措施外文名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
措施分类编辑 语音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按以下两种方法分类:
根据治理措施特性分为:工程措施、林草措施(或称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三大类。治理中三类措施都要采用,称为综合措施。
根据治理对象分为:坡耕地治理措施、荒地治理措施、沟壑治理措施、风沙治理措施、崩岗治理措施和小型水利工程等六大类。各类治理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分别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不同组合,总起来也是综合措施。
工程措施编辑 语音
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编辑 语音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方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又称植物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保土蓄水,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的措施。
耕作措施编辑 语音
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 古代侵蚀 ▪ 现代侵蚀 ▪ 常态侵蚀 ▪ 加速侵蚀 ▪ 流水侵蚀
▪ 暴雨侵蚀 ▪ 雨滴侵蚀 ▪ 水蚀 ▪ 漫岗 ▪ 黄土地貌
▪ 黄土高原 ▪ 潜在侵蚀 ▪ 隐匿侵蚀 ▪ 人为侵蚀 ▪ 降雨侵蚀
▪ 黄土丘陵 ▪ 洪水侵蚀 ▪ 融雪侵蚀 ▪ 灌溉侵蚀 ▪ 冲蚀
▪ 溶蚀 ▪ 风蚀 ▪ 吹扬 ▪ 磨蚀 ▪ 尘暴
▪ 沙暴 ▪ 流沙 ▪ 沙垅 ▪ 沙丘 ▪ 沙漠
▪ 戈壁 ▪ 荒漠化 ▪ 流动沙丘 ▪ 半固定沙丘 ▪ 固定沙丘
其他科技名词
水利水土保持
▪ 水土流失 ▪ 坡地径流损失 ▪ 土壤侵蚀 ▪ 自然侵蚀 ▪ 地质侵蚀
▪ 加速侵蚀 ▪ 水力侵蚀 ▪ 面蚀 ▪ 溅蚀 ▪ 片蚀
▪ 细沟侵蚀 ▪ 沟蚀 ▪ 浅沟侵蚀 ▪ 切沟侵蚀 ▪ 冲沟侵蚀
▪ 水路网侵蚀 ▪ 重力侵蚀 ▪ 泻溜 ▪ 洞穴侵蚀 ▪ 崩岗
▪ 冻融侵蚀 ▪ 淋溶侵蚀 ▪ 山洪侵蚀 ▪ 泥石流侵蚀 ▪ 风力侵蚀
▪ 水土流失观测 ▪ 径流小区观测 ▪ 土壤流失量 ▪ 土壤侵蚀量 ▪ 侵蚀模数
▪ 土壤侵蚀强度 ▪ 土壤侵蚀程度 ▪ 输沙模数 ▪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允许土壤流失量
主要措施编辑 语音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
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只要符合做水保方案条件的项目,没有做水保方案,那么这个项目属于“未批先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让你限期整改,如果没有整改,会对建设单位处以5-50万元的罚款,并进行信用惩戒。
那么如何界定符合做水保方案的条件?
根据《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从《水保法》看只要符合以下两点就得做:
1、项目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2、项目是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
谁来做水土保持方案?
如果有能力可以自行编制。
如果不具备编制能力,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费用怎么样?大约多少钱?
项目规模、当地实际情况等因素,几万至几十万不等。一般报告表便宜些,报告书贵些。报告书复杂一点,报告表相对简单。
水土保持方案用报告书还是报告表如何界定?
生产建设项目征占地面积在5公顷(75亩)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生产建设项目征占地面积在0.5公顷(7.5亩)以上5公顷以下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千立方米以上5万立方米以下的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根据《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人民共和洪法》第二十七条和三十三条,以及《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等要求规定:跨越河道的管道、渡槽、线路的净空高度,以及穿越河道的管道和在两堤之间埋没管道的深度,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应当就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防洪影响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批准时,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书。
不做防洪影响评价会有什么影响?
《人民共和洪法》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款规定,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未编制洪水影响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防洪工程设施未经验收,即将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限期验收防洪工程设施,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水文监测由监测中心、通信网络、前端监测设备、测量设备四部分组成。
◆ 监测中心:由服务器、公网专线(或移动专线)、水文监测系统软件组成。
◆ 通信网络:GPRS/短消息/北斗卫星、Internet公网/移动专线。
◆ 前端监测设备:水文监测终端。
◆ 测量设备:雨量传感器、水位计、工业照相机或其它仪表变送器。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指从仿生学观点,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主要是指超短波及微波电台,采用DSP数字处理,软件可调,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北
京节点通有成熟的应用。
河流水量、水质、生态等信息,对于河流健康保护十分必要,卫星遥感、水情遥测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则对建立新型水文监测制度与方法提供很好的契机与条件。
美国学者1997年就认识到,天然水流的流态为河流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了一个可以经受时间检验的“处方”。澳大利亚昆士兰省2000年通过了新的水法,科学家小组使用“基准量测法”来制定环境需水量。南非包含强制“保留水量”的新《水法》通过一年后,又发布了指导纲要,详细地说明了如何确定“保留水量”,如今许多南非科学家都忙于确定各大流域的各种用水量,包括生态用水量。而这与水文监测资料直接相关。科学家多年的研究,也使美国建立了准确的预报模型,能够准确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量,同时也能准确地预报这些降雨量将在哥伦比亚河流中形成多少流量,使各大河流在不筑大坝的情况下,防洪成为可能。而且,美国的若干机构都需要并参与哥伦比亚地区的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预报,比如美国工程师兵团、哥伦比亚河流预报中心、美同天气预报河流预报中心、美国地质测量组织、美国自然资源保护中心、哥伦比亚河流管理公司、两北电力库等。 [1]
要实现现代水文管理模式,对现有的站网结构进行调整。然而,现有水文站网的规划方法尚不成熟,并与当前的治水思路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我国大多数水文测站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为防汛服务设立的,功能单一,设站目的和任务已经严重滞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站网结构和布局已不能适应水资源开发管理、生态环境建设、河道整治的需要,无法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同时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防洪和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因此,加强水文、水环境、水生态、水土保持、采砂、河道观测、灌溉试验、野外科学观测等监测站网规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弄清社会需求,适当增加站网密度,完善站网结构、实现各类监测站网的有机结合,提升站网整体功能。
水文站网调整依赖于水文巡测技术的提高,水文巡测技术是站网调整的前提。目前,我国水文观测成果均要求整编,对于驻守站,因测次较多,一般均可以满足整编定线的需要。然而开展巡测以后,因测次减少,尽管每次测验的精度有所提高,但不能控制水情变化的全过程,整编有一定的难度。20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水位流量单值化分析,对解决部分地区的巡测资料整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对于诸如受水利工程影响、河口感潮河段、滨湖地区的水文巡测资料的整编仍然未取得突破,严重限制了水文巡测资料的使用价值,制约了水文管理模式的改革,寻求对水文巡测资料的整编方法是水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